在奧地利Hallstat的時候,遇上來自台灣的朋友,她們給我這張卡片。
卡片上印上台灣在世界地圖上的位置,還把台灣的形狀印出來。我問她為什麼要印這些卡片,她告訴我,因為很多外國人都不知道台灣在哪裡,一聽她說普通話,便以為她是中國人,也有人以為台灣就是中國的一部份。她很想讓更多人知道台灣的存在,於是出發前特意印了這批卡片。
"Where are you from?"
" I come from Hong Kong."
"Oh, Ni hao ma?”
在歐洲時,我經常碰到以上的對話。很多人聽見我從香港來,便會開始用普通話跟我說「你好嗎。」這個時候,我總會微笑跟他們說:「對,香港的確是中國的一部份,但我們有不同的制度與語言,我們說的是廣東話。」每次我都這麼解釋著。
香港因其國際金融的中心的地位,還算有不少外國人認識。但,如果是台灣呢?
聽完後我才意識到,原來台灣人的民族意識那麼強。台灣一直在國際政治上被邊緣化,讓這些年輕人不得不用自己的渠道讓世界聽到他們的聲音,讓我很是震撼。
身份認同感,這對於每個地方的人來說都是很重要的事。對一個地方有認同、有歸屬感,一個人才可以安身立命,才可以找到自己究竟何去何從,所以很多人常說要「尋根」。
在旅途中也遇到其他國家的人,原來在外人看起來無甚分別的事,對她們來說卻很在意。例如你不能稱蘇格蘭人為British,他們稱自己為Scotish。又例如荷蘭人,平時我們習慣the Netherlands/Holland這樣叫,但原來Holland只是南部的一個省,他們會比較希望你稱荷蘭為The Netherlands。
就因為出外旅行,你才更知道,那裡是你安身立命的地方。因為在外人面前,我就是來自香港、代表香港的旅客:)